2007/05/15

鴻飛哪復計東西




題名:和子由澠池懷舊
作者:蘇軾
原詩:人生到處知何似,恰似飛鴻踏雪泥;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哪復計東西。老僧已死成新塔,壞壁無由見舊題;往日崎嶇還記否:路長人困蹇驢嘶。




話說當年蘇軾和弟弟蘇轍一同進京赴考,途中經過澠池,大概是因為住客棧要多花錢,為了省錢於是兄弟倆便向一所寺廟借住(古時候聯考都是在京城舉 行的,那時候又沒有火車飛機,上一趟京師常常要花上個把月的時間,當然也會花上不少盤纏,所以很多窮書生都來這一招;像寧采臣也是因為沒錢才跑去蘭若寺借 住然後才認識聶小倩的。)蘇軾想說難得有機會來一趟,題個詩留念是一定要的啦,於是就手很癢地在寺廟牆上題了一首詩來證明他蘇某人到此一遊。




結果那一屆兄弟倆很爭氣都考上進士,過了幾年後(因為蘇媽媽過世,要守喪三年)蘇軾被派到一個地方當官,蘇轍送行時想到哥哥上任途中會經過澠 池,於是作了一首詩《懷澠池寄子瞻兄》送給哥哥。後來蘇軾路過澠池,才知道當年讓他們借住的老和尚已經過世,而他題詩的牆也破敗毀損。蘇軾想起與弟弟一起 赴考的往事於是又提筆寫下這一首詩與弟弟相應和。




此詩前四句在描寫人生就像飛鴻(指的是類似雁的一種大鳥,跟那個武狀元黃飛鴻之間一點關係都沒有)一般四處飄泊,即使偶然 在雪地上停留,等飛走之後轉眼又了無痕跡難以追尋。其實也就是在感慨人生無常。回想當年趕路應試雖然很辛苦,但還有弟弟相陪,而今舊地重遊卻是人事皆非, 不禁令人唏嘘。成語「雪泥鴻爪」就是由此而生,不過解釋卻莫衷一是。第一個說法是在比喻往事遺留之痕跡;第二種則是比喻人生際遇之偶然無常。就意義來看, 個人認為第二說較符合原詩。蘇軾用飛鴻來比喻人生,而鴻鳥雪中留印完全是不經意,離去後又無跡可循,就像人生難測是一樣的道理。




有的評論覺得蘇軾這首詩悲觀色彩濃厚,我倒不這麼認為。想想看他功成名就、正準備走馬上任,當年的老和尚卻已長埋九泉,才不過三五年人生就有這 麼不同的變化,會有這種感嘆也是自然的。總覺得這首詩多少也透露著對未來的不確定,因此也格外容易去愐懷過往之事,但又不失蘇先生一貫的瀟灑風格。這種心 情如果不是同為四海飄泊或沒有一些經歷的人應該很難體會吧?




註一:「澠」音同「敏」,不是唸「繩」也不是「蠅」 。


註二:「鴻」本義為「鵠」,一種鳥類,體形比雁稍大,據說就是天鵝啦。另「鴻」引申有「盛」、「大」之意。(所以黃飛鴻其實本名應該是叫黃大鳥?)


註三:「蹇」為一字多義,其本義為「跛腳」,有的翻譯說「蹇驢」就是「掰咖的驢」,這裡指的應該是瘦弱的座騎。你想嘛,你有可能明知道要趕很遠 的路還特別挑一匹掰咖的驢來代步嗎?那要走到什麼時候啊?再說蘇軾又不是這麼沒人性的主人,所以呢,不是所有的意思都照字面翻就是對的。




2005.08.07

2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您寫得如此生動 不當國文老師真是可惜!
我會對這詩永遠印象深刻

Unknown 提到...

感謝你讓我省工/功夫
今轉引借用
會註明出處

再次感謝

Janet Hu.